《行穰帖》为王羲之草书作品。《行穰帖》2行,15字,笔画厚实,不显锋棱,有篆籀意味。字势一泻而下,体格开张,姿态多变。《行穰帖》颇有雄浑圆融之气。雄浑是大用外腓,真体内充,元代赵孟頫在《兰亭十三跋》中写道:“右军字势,古法一变,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,故古今以为师法”,突出“雄秀”二字,可谓得其纲要。书法须有灵,有朝气,才能雄秀兼善,即所谓力与美的兼备。古法雄而不秀,或秀而难雄者,因而王羲之书法新体之变,是质的变化。
上一篇:地球公转示意图
下一篇:水蓑衣
相关文章
竹的故事
05月09日
二王是指哪两个人
04月30日
兰亭序原帖
04月26日
喻之于怀
04月14日
王羲之尺牍
04月13日
天下第一行书
04月09日
最新文章
江苏十三太保
玉米淀粉
琼o
信用卡提现
边际效用名词解释
怎么去除胶印
热门文章
青岛海军博物馆
不惑之年是几岁
臭豆腐的由来
叫搬家公司
丁玲玲,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里的丁玲是谁
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