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蛇。相传能吞食大象的蛇,经过三年,象的骨头才被吐出。《山海经?海内南经》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,君子服之,无心腹之疾。其为蛇青赤黑。一曰黑蛇青首,在犀牛西。”后世将这种以小吞大的情形,用来比喻人心的贪婪无度。
《喻世明言?卷二》.陈御史巧勘金钗钿:“梁尚宾看这场交易,尽有便宜,欢喜无限。正是:贪痴无底蛇吞象,祸福难明螳捕蝉。”晋?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屠巴蛇,出象骼。”宁调元《燕京杂诗》:“巴蛇渐长期吞象,蜀帝从今定化鹃。”
上一篇:宇智波信
下一篇:品行包括哪些方面
相关文章
党的组织结构
05月12日
鼎是什么
烟台旅行社
三国演义百科
天峻县
上海同济大学全国排名
最新文章
江苏十三太保
玉米淀粉
琼o
信用卡提现
边际效用名词解释
怎么去除胶印
热门文章
青岛海军博物馆
不惑之年是几岁
臭豆腐的由来
叫搬家公司
丁玲玲,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里的丁玲是谁
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